logo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English
简体中文
English
简体中文
logo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导航

产品概览

架构
发版日志

安装

安装概述

安装准备

前提条件
下载
节点预处理
安装
global 集群灾难恢复

升级

Overview
升级前准备
升级 global 集群
升级业务集群

用户界面

灵雀控制台

概览
访问 Web 控制台
Customizing the Web Console
Customizing the Left Navigation
CLI 工具

配置

功能开关配置

集群

概述
创建本地集群
etcd 加密
自动旋转 Kubernetes 证书

实用指南

为内置注册表添加外部地址
选择容器运行时
更新公共仓库凭证

网络

介绍

架构

理解 Kube-OVN
了解 ALB
了解 MetalLB

核心概念

认证
Ingress-nginx 注解兼容性
TCP/HTTP 保持连接
ModSecurity
不同 Ingress 方式的比较
HTTP 重定向
L4/L7 超时
GatewayAPI
OTel

功能指南

创建服务
创建 Ingress
配置网关
创建 Ingress-Nginx
创建域名
创建证书
创建外部 IP 地址池
创建 BGP Peers
配置子网
配置网络策略
创建 Admin 网络策略
配置集群网络策略

如何操作

为 ALB 部署高可用 VIP
软件数据中心负载均衡方案(Alpha)
准备 Kube-OVN Underlay 物理网络
Underlay 和 Overlay 子网的自动互联
在 ALB 中使用 OAuth Proxy
创建 GatewayAPI Gateway
配置负载均衡器
如何合理分配 CPU 和内存资源
将 IPv6 流量转发到集群内的 IPv4 地址
Calico 网络支持 WireGuard 加密
Kube-OVN Overlay 网络支持 IPsec 加密
ALB 监控
Application Load Balancer (ALB) 中的负载均衡会话亲和策略

故障排除

如何解决 ARM 环境中的节点间通信问题?
查找错误原因

机器配置

概览
使用 MachineConfig 管理节点配置
节点中断策略

存储

介绍

概念

访问模式与卷模式
核心概念
Persistent Volume

功能指南

创建 CephFS 文件存储类型存储类
创建 CephRBD 块存储类
创建 TopoLVM 本地存储类
创建 NFS 共享存储类
部署 Volume Snapshot 组件
创建 PV
创建 PVCs
使用卷快照

实用指南

设置 NFS 共享存储类的子目录命名规则
通用临时卷
使用 emptyDir
第三方存储能力注解指南

故障排除

从 PVC 扩容失败中恢复

存储

Ceph 分布式存储

介绍

安装

创建标准类型集群
创建 Stretch 类型集群
架构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

操作指南

访问存储服务
管理存储池
节点特定组件部署
添加设备/设备类
监控与告警

实用指南

配置专用集群用于分布式存储
清理分布式存储

数据容灾

文件存储灾备
块存储灾难恢复
对象存储灾备
更新优化参数
创建 ceph 对象存储用户

MinIO 对象存储

介绍
安装
架构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

操作指南

添加存储池
Monitoring & Alerts

实用指南

数据灾难恢复

TopoLVM 本地存储

介绍
安装

操作指南

设备管理
监控与告警

实用指南

使用 Velero 备份和恢复 TopoLVM 文件系统 PVC

安全

Alauda Container Security

安全性与合规性

合规

介绍
安装

使用指南

私有镜像仓库访问配置
Image Signature Verification Policy
使用 Secrets 的镜像签名验证策略
镜像仓库验证策略
容器逃逸防护策略
Security Context Enforcement Policy
网络安全策略
Volume Security Policy

API Refiner

介绍
安装

用户与角色

用户

介绍

功能指南

管理用户角色
创建用户
用户管理

用户组

介绍

功能指南

管理用户组角色
创建本地用户组
管理本地用户组成员资格

角色

介绍

功能指南

创建角色
管理自定义角色

IDP

介绍

功能指南

LDAP 管理
OIDC 管理

故障排除

删除用户

用户策略

介绍

多租户(项目)

介绍

功能指南

创建项目
管理项目
管理项目集群
管理项目成员

审计

介绍

遥测

安装

虚拟化

虚拟化

概览

介绍
安装

镜像

介绍

操作指南

添加虚拟机镜像
更新/删除虚拟机镜像
更新/删除镜像凭据

实用指南

使用 KubeVirt 基于 ISO 创建 Windows 镜像
使用 KubeVirt 基于 ISO 创建 Linux 镜像
导出虚拟机镜像
权限说明

虚拟机

介绍

操作指南

创建虚拟机/虚拟机组
虚拟机批量操作
使用 VNC 登录虚拟机
管理密钥对
管理虚拟机
监控与告警
虚拟机快速定位

实用指南

配置 USB 主机直通
虚拟机热迁移
虚拟机恢复
在 KubeVirt 上克隆虚拟机
物理 GPU 直通环境准备
配置虚拟机的高可用性
从现有虚拟机创建虚拟机模板

问题处理

虚拟机节点正常关机下的 Pod 迁移及异常宕机恢复问题
热迁移错误信息及解决方案

网络

介绍

操作指南

配置网络

实用指南

通过网络策略实现虚拟机网络请求控制
配置 SR-IOV
配置虚拟机使用网络绑定模式以支持 IPv6

存储

介绍

操作指南

管理虚拟磁盘

备份和恢复

介绍

操作指南

使用快照

开发者

快速开始

Creating a simple application via image

构建应用

核心概念

应用类型
Custom Applications
Workload Types
理解参数
理解环境变量
理解启动命令
资源单位说明

命名空间

创建命名空间
导入 Namespace
Resource Quota
Limit Range
Pod Security Admission
Overcommit Ratio
管理命名空间成员
更新命名空间
删除/移除命名空间

创建应用

Creating applications from Image
Creating applications from Chart
通过 YAML 创建应用
通过代码创建应用
Creating applications from Operator Backed
通过 CLI 工具创建应用

应用的操作与维护

Application Rollout

安装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Argo Rollouts
Application Blue Green Deployment
Application Canary Deployment
状态说明

KEDA(Kubernetes Event-driven Autoscaling)

KEDA Overview
Installing KEDA

实用指南

Integrating ACP Monitoring with Prometheus Plugin
在 KEDA 中暂停自动扩缩容
配置 HPA
启动和停止原生应用
配置 VerticalPodAutoscaler (VPA)
配置 CronHPA
更新原生应用
导出应用
更新和删除 Chart 应用
应用版本管理
删除原生应用
健康检查

计算组件

Deployments
DaemonSets
StatefulSets
CronJobs
任务
Pods
Containers
使用 Helm charts

配置

Configuring ConfigMap
Configuring Secrets

应用可观测

监控面板
Logs
实时事件

实用指南

设置定时任务触发规则

镜像仓库

介绍

安装

通过 YAML 安装
通过 Web UI 安装

使用指南

Common CLI Command Operations
Using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Registry in Kubernetes Clusters

S2I

介绍

安装

Installing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Builds

升级

升级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Builds
架构

功能指南

Managing applications created from Code

How To

通过代码创建应用

节点隔离策略

引言
架构

概念

核心概念

功能指南

创建节点隔离策略
权限说明
常见问题

GitOps

介绍

安装

Installing Alauda Build of Argo CD
Installing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GitOps

升级

Upgrading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GitOps
架构

核心概念

GitOps

Argo CD 核心概念

Argo CD Introduction
Application 概念
ApplicationSet 概念
Tool
Helm 概念
Kustomize 概念
Directory 概念
Sync 概念
Health 概念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GitOps 核心概念

介绍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GitOps 的同步及健康检查

功能指南

创建 GitOps 应用

Creating GitOps Application
Creating GitOps ApplicationSet

GitOps 可观测

Argo CD 组件监控
GitOps 应用运维

实用指南

通过 Argo CD Dashboard 集成代码仓库
通过 Argo CD dashboard 创建 Argo CD Application
通过平台创建 Argo CD Application
如何获取 Argo CD 访问信息
故障排查

扩展

Operator
集群插件

可观测性

概览

监控

介绍
安装

架构

监控模块架构
监控组件选型指南
核心概念

操作指南

指标管理
告警管理
通知管理
监控面板管理
探针管理

实用指南

Prometheus 监控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VictoriaMetrics 监控数据备份与恢复
从自定义命名的网络接口采集网络数据

调用链

介绍
安装
架构
核心概念

操作指南

查询追踪
查询追踪日志

实用指南

Java 应用无侵入方式接入调用链
与 TraceID 相关的业务日志

问题处理

查询不到所需的调用链
调用链数据不完整

日志

介绍
安装

架构

日志模块架构
日志组件选型指南
日志组件容量规划
概念

操作指南

日志

实用指南

如何将日志归档至第三方存储
如何对接外部 ES 存储集群

事件

介绍
Events

巡检

介绍
架构

操作指南

巡检
Component Health Status

硬件加速器

概述

介绍
功能概览
安装

应用开发

介绍

功能指南

CUDA 驱动与运行时兼容性
使用 ConfigMap 添加自定义设备

故障排除

解决 vLLM 中 “float16 is only supported on GPUs with compute capability at least xx” 错误
Paddle Autogrow 内存分配在 GPU-Manager 上的崩溃问题

配置管理

介绍

功能指南

在 GPU 节点上配置硬件加速器

资源监控

介绍

功能指南

GPU 资源监控

Alauda 服务网格

关于 Alauda Service Mesh

Alauda AI

关于 Alauda AI

Alauda DevOps

关于灵雀云 DevOps

Alauda 计量计费

关于 Alauda 成本管理

Alauda 应用服务

概览

介绍
架构
安装
升级

Alauda Database Service for MySQL

关于 Alauda Database Service for MySQL-MGR
关于 Alauda Database Service for MySQL-PXC

Alauda Cache Service for Redis OSS

关于 Alauda Cache Service for Redis OSS

Alauda Streaming Service for Kafka

About Alauda Streaming Service for Kafka

Alauda Streaming Service for RabbitMQ

关于 Alauda Streaming Service for RabbitMQ

Alauda support for PostgreSQL

关于 Alauda support for PostgreSQL

运维管理

介绍

参数模板管理

介绍

功能指南

参数模板管理

备份管理

介绍

功能指南

外部 S3 存储
备份管理

检查管理

介绍

操作指南

创建巡检任务
Exec Inspection Task
更新和删除巡检任务

实用指南

如何设置检查调度?

检查优化建议

MySQL

MySQL IO负载优化
MySQL 内存使用优化
MySQL存储空间优化
MySQL 活动线程计数优化
MySQL 行锁优化

Redis

Redis 大键
Redis中的高CPU使用率
Redis中的高内存使用

Kafka

Kafka 中的高 CPU 利用率
Kafka Rebalance 优化
Kafka内存使用优化
Kafka 存储空间优化

RabbitMQ

RabbitMQ Mnesia 数据库异常处理

警报管理

介绍

操作指南

与平台能力的关系

升级管理

介绍

操作指南

示例升级

API 参考

概览

介绍
Kubernetes API 使用指南

Advanced APIs

Alert APIs

AlertHistories [v1]
AlertHistoryMessages [v1]
AlertStatus [v2]
SilenceStatus [v2]

Event APIs

Search

Log APIs

Aggregation
Archive
Context
Search

Monitoring APIs

Indicators [monitoring.alauda.io/v1beta1]
Metrics [monitoring.alauda.io/v1beta1]
Variables [monitoring.alauda.io/v1beta1]

Kubernetes APIs

Alert APIs

AlertTemplate [alerttemplates.aiops.alauda.io/v1beta1]
PrometheusRule [prometheusrules.monitoring.coreos.com/v1]

Inspection APIs

Inspection [inspections.ait.alauda.io/v1alpha1]

Notification APIs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s.ait.alauda.io/v1beta1]
NotificationGroup [notificationgroups.ait.alauda.io/v1beta1]
NotificationTemplate [notificationtemplates.ait.alauda.io/v1beta1]
📝 在 GitHub 上编辑此页
上一页计算组件
下一页DaemonSets

#Deployments

#目录

#理解 Deployments

请参考 Kubernetes 官方文档:Deployments

Deployment 是 Kubernetes 中一种高级的工作负载资源,用于声明式地管理和更新应用的 Pod 副本。它提供了一种稳健且灵活的方式来定义应用的运行方式,包括维护多少副本以及如何安全地执行滚动更新。

Deployment 是 Kubernetes API 中管理 Pods 和 ReplicaSets 的对象。当你创建一个 Deployment 时,Kubernetes 会自动创建一个 ReplicaSet,负责维护指定数量的 Pod 副本。

使用 Deployments,你可以:

  • 声明式管理:定义应用的期望状态,Kubernetes 会自动确保集群的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一致。
  • 版本控制与回滚:跟踪 Deployment 的每个版本,出现问题时可以轻松回滚到之前的稳定版本。
  • 零停机更新:使用滚动更新策略逐步更新应用,无服务中断。
  • 自我修复:Deployment 会自动替换崩溃、终止或从节点移除的 Pod,确保指定数量的 Pod 始终可用。

工作原理:

  1. 通过 Deployment 定义应用的期望状态(例如使用哪个镜像,运行多少副本)。
  2. Deployment 创建 ReplicaSet,确保指定数量的 Pod 正在运行。
  3. ReplicaSet 创建并管理实际的 Pod 实例。
  4. 更新 Deployment(例如更改镜像版本)时,Deployment 会创建新的 ReplicaSet,并根据预定义的滚动更新策略逐步替换旧 Pod,直到所有新 Pod 运行后,删除旧的 ReplicaSet。

#创建 Deployments

#使用 CLI 创建 Deployment

#前提条件

  • 确保已配置并连接到集群的 kubectl。

#YAML 文件示例

# example-deployment.yaml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nginx-deployment # Deployment 名称
  labels:
    app: nginx # 用于识别和选择的标签
spec:
  replicas: 3 # 期望的 Pod 副本数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nginx # 匹配此 Deployment 管理的 Pods 的选择器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nginx # Pod 的标签,必须与 selector.matchLabels 匹配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14.2 # 容器镜像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 容器暴露端口
          resources: # 资源限制和请求
            requests:
              cpu: 100m
              memory: 128Mi
            limits:
              cpu: 200m
              memory: 256Mi

#通过 YAML 创建 Deployment

# 第一步:通过 yaml 创建 Deployment
kubectl apply -f example-deployment.yaml

# 第二步:查看 Deployment 状态
kubectl get deployment nginx-deployment # 查看 Deployment
kubectl get pod -l app=nginx # 查看该 Deployment 创建的 Pods

#使用 Web 控制台创建 Deployment

#前提条件

获取镜像地址。镜像来源可以是平台管理员通过工具链集成的镜像仓库,也可以是第三方平台的镜像仓库。

  • 对于前者,管理员通常会将镜像仓库分配给你的项目,你可以使用其中的镜像。如果找不到所需镜像仓库,请联系管理员分配。
  • 对于第三方平台的镜像仓库,确保当前集群能够直接拉取镜像。

#操作步骤 - 配置基础信息

  1. 在 Container Platform,左侧导航栏进入 Workloads > Deployments。
  2. 点击 Create Deployment。
  3. 选择或输入镜像,点击 Confirm。
INFO

注意:使用 Web 控制台集成的镜像仓库时,可以通过 Already Integrated 过滤镜像。集成项目名称示例:镜像(docker-registry-projectname),其中 projectname 是该 Web 控制台中的项目名,也是镜像仓库中的项目名。

  1. 在 Basic Info 部分,配置 Deployment 工作负载的声明式参数:

    参数说明
    Replicas定义 Deployment 中期望的 Pod 副本数(默认:1)。根据工作负载需求调整。
    More > Update Strategy配置 rollingUpdate 策略,实现零停机部署:
    Max surge (maxSurge):
    • 更新期间允许超过期望副本数的最大 Pod 数量。
    • 支持绝对值(如 2)或百分比(如 20%)。
    • 百分比计算方式:ceil(当前副本数 × 百分比)。
    • 示例:10 副本时,4.1 计算结果为 5。
    Max unavailable (maxUnavailable):
    • 更新期间允许不可用的最大 Pod 数量。
    • 百分比值不可超过 100%。
    • 百分比计算方式:floor(当前副本数 × 百分比)。
    • 示例:10 副本时,4.9 计算结果为 4。
    注意事项:
    1. 默认值:未显式设置时,maxSurge=1,maxUnavailable=1。
    2. 非运行状态的 Pod(如 Pending、CrashLoopBackOff)视为不可用。
    3. 同时约束:
    • maxSurge 和 maxUnavailable 不能同时为 0 或 0%。
    • 若两者百分比均计算为 0,Kubernetes 会强制设置 maxUnavailable=1 以保证更新进度。
    示例:
    对于 10 副本的 Deployment:
    • maxSurge=2 → 更新期间总 Pod 数量为 10 + 2 = 12。
    • maxUnavailable=3 → 最小可用 Pod 数量为 10 - 3 = 7。
    • 确保可用性的同时允许受控滚动更新。

#操作步骤 - 配置 Pod

注意:在混合架构集群中部署单架构镜像时,请确保为 Pod 调度配置了正确的 Node Affinity 规则。

  1. 在 Pod 部分,配置容器运行时参数和生命周期管理:

    参数说明
    Volumes挂载持久卷到容器。支持的卷类型包括 PVC、ConfigMap、Secret、emptyDir、hostPath 等。具体实现请参见 卷挂载指南。
    Pull Secret仅当从第三方镜像仓库(通过手动输入镜像 URL)拉取镜像时需要。
    注意:用于从私有仓库拉取镜像的认证 Secret。
    Close Grace PeriodPod 接收到终止信号后允许的优雅关闭时间(默认:30s)。
    - 期间 Pod 会完成正在处理的请求并释放资源。
    - 设置为 0 会强制立即删除(SIGKILL),可能导致请求中断。
  1. Node Affinity 规则
参数说明
More > Node Selector限制 Pod 调度到具有特定标签的节点(例如 kubernetes.io/os: linux)。
Node OS Selector
More > Affinity基于现有规则定义更细粒度的调度规则。
Affinity 类型:
  • Pod Affinity:将新 Pod 调度到已运行特定 Pod 的节点(相同拓扑域)。
  • Pod Anti-affinity:避免新 Pod 与特定 Pod 共址。
执行模式:
  • requi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仅当规则满足时调度 Pod。
  • prefer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优先满足规则的节点,但允许例外。
配置字段:
  • topologyKey:定义拓扑域的节点标签(默认:kubernetes.io/hostname)。
  • labelSelector:通过标签查询过滤目标 Pod。
  1. 网络配置
    • Kube-OVN

      参数说明
      Bandwidth Limits对 Pod 网络流量实施 QoS:
      • 出站速率限制:最大出站流量速率(例如 10Mbps)。
      • 入站速率限制:最大入站流量速率。
      Subnet从预定义子网池分配 IP。未指定时使用命名空间默认子网。
      Static IP Address绑定持久 IP 地址给 Pod:
      • 多个 Deployment 的 Pod 可以声明相同 IP,但同一时间仅允许一个 Pod 使用。
      • 关键:静态 IP 数量必须≥Pod 副本数。
    • Calico

      参数说明
      Static IP Address分配固定 IP,严格唯一:
      • 每个 IP 在集群中只能绑定给一个 Pod。
      • 关键:静态 IP 数量必须≥Pod 副本数。

#操作步骤 - 配置容器

  1. 在 Container 部分,参考以下说明配置相关信息。

    参数说明
    资源请求与限制
    • Requests:容器运行所需的最小 CPU/内存。
    • Limits:容器运行时允许的最大 CPU/内存。单位定义见 资源单位。
    命名空间超售比:
    • 无超售比:
      若存在命名空间资源配额,容器请求/限制继承命名空间默认值(可修改)。
      无命名空间配额时,无默认值,自定义请求。
    • 有超售比:
      请求自动计算为 Limits / 超售比(不可修改)。
    约束条件:
    • 请求 ≤ 限制 ≤ 命名空间配额最大值。
    • 超售比变更需重建 Pod 生效。
    • 超售比启用时禁用手动请求配置。
    • 无命名空间配额时无容器资源限制。
    扩展资源配置集群可用的扩展资源(如 vGPU、pGPU)。
    卷挂载持久存储配置。详见 存储卷挂载说明。
    操作:
    • 已有 Pod 卷:点击 Add
    • 无 Pod 卷:点击 Add & Mount
    参数:
    • mountPath:容器文件系统路径(如 /data)
    • subPath:卷内相对文件/目录路径。
      对于 ConfigMap/Secret:选择具体键
    • readOnly:只读挂载(默认读写)
    详见 Kubernetes 卷。
    端口暴露容器端口。
    示例:暴露 TCP 端口 6379,名称为 redis。
    字段:
    • protocol:TCP/UDP
    • Port:暴露端口(如 6379)
    • name:符合 DNS 规范的标识符(如 redis)
    启动命令与参数覆盖默认 ENTRYPOINT/CMD:
    示例 1:执行 top -b
    - Command:["top", "-b"]
    - 或 Command:["top"],Args:["-b"]
    示例 2:输出 $MESSAGE:
    /bin/sh -c "while true; do echo $(MESSAGE); sleep 10; done"
    详见 定义命令。
    More > 环境变量
    • 静态值:直接键值对
    • 动态值:引用 ConfigMap/Secret 键,Pod 字段(fieldRef),资源指标(resourceFieldRef)
    注意:环境变量会覆盖镜像/配置文件中的设置。
    More > 引用的 ConfigMaps将整个 ConfigMap/Secret 注入为环境变量。支持的 Secret 类型:Opaque、kubernetes.io/basic-auth。
    More > 健康检查
    • Liveness Probe:检测容器健康(失败则重启)
    • Readiness Probe:检测服务可用性(失败则从服务端点移除)
    详见 健康检查参数。
    More > 日志文件配置日志路径:
    - 默认收集 stdout
    - 文件模式:如 /var/log/*.log
    要求:
    • 存储驱动 overlay2:默认支持
    • devicemapper:需手动挂载 EmptyDir 到日志目录
    • Windows 节点:确保父目录已挂载(如 c:/a 对应 c:/a/b/c/*.log)
    More > 排除日志文件排除特定日志收集(如 /var/log/aaa.log)。
    More > 停止前执行容器终止前执行命令。
    示例:echo "stop"
    注意:命令执行时间必须短于 Pod 的 terminationGracePeriodSeconds。
  2. 点击右上角的 Add Container 或 Add Init Container。

    参见 Init Containers。 Init Container:

    1. 在应用容器启动前运行(顺序执行)。
    2. 完成后释放资源。
    3. 允许删除条件:
      • Pod 有多个应用容器且至少有一个 Init Container。
      • 单应用容器的 Pod 不允许删除 Init Container。
  3. 点击 Create。

#参考信息

#存储卷挂载说明
类型用途
Persistent Volume Claim绑定已有的 PVC 以请求持久存储。

注意:仅可选择已绑定 PVC(关联 PV)。未绑定 PVC 会导致 Pod 创建失败。
ConfigMap挂载完整或部分 ConfigMap 数据为文件:
  • 完整 ConfigMap:在挂载路径下创建以键名命名的文件
  • 子路径选择:挂载指定键(如 my.cnf)
Secret挂载完整或部分 Secret 数据为文件:
  • 完整 Secret:在挂载路径下创建以键名命名的文件
  • 子路径选择:挂载指定键(如 tls.crt)
Ephemeral Volumes集群动态提供的临时卷,具备:
  • 动态配置
  • 生命周期与 Pod 绑定
  • 支持声明式配置
使用场景:临时数据存储。详见 Ephemeral Volumes
Empty DirectoryPod 内容器间共享的临时存储:
  • Pod 启动时在节点创建
  • Pod 删除时销毁
使用场景:容器间文件共享、临时数据存储。详见 EmptyDir
Host Path挂载宿主机目录(必须以 / 开头,如 /volumepath)。

#健康检查

  • 健康检查 YAML 文件示例
  • Web 控制台健康检查配置参数

#管理 Deployments

#使用 CLI 管理 Deployment

#查看 Deployment

  • 查看 Deployment 是否已创建。

    kubectl get deployments
  • 获取 Deployment 详细信息。

    kubectl describe deployments

#更新 Deployment

按照以下步骤更新 Deployment:

  1. 将 nginx Pods 更新为使用 nginx:1 .16.1 镜像。

    kubectl set image deployment.v1.apps/nginx-deployment nginx=nginx:1.16.1

    或使用以下命令:

    kubectl set image deployment/nginx-deployment nginx=nginx:1.16.1

    也可以编辑 Deployment,将 .spec.template.spec.containers[0].image 从 nginx:1.14.2 改为 nginx:1.16.1:

    kubectl edit deployment/nginx-deployment
  2. 查看滚动更新状态:

    kubectl rollout status deployment/nginx-deployment

    运行 kubectl get rs 查看 Deployment 通过创建新 ReplicaSet 并扩容到 3 副本,同时缩容旧 ReplicaSet 到 0 副本来更新 Pods。

    kubectl get rs

    运行 kubectl get pods 应只显示新 Pods:

    kubectl get pods

#扩缩 Deployment

使用以下命令扩缩 Deployment:

kubectl scale deployment/nginx-deployment --replicas=10

#回滚 Deployment

  • 假设更新 Deployment 时输入了错误的镜像名 nginx:1.161(应为 nginx:1.16.1):

    kubectl set image deployment/nginx-deployment nginx=nginx:1.161
  • 滚动更新卡住。可通过查看滚动状态验证:

    kubectl rollout status deployment/nginx-deployment

#删除 Deployment

删除 Deployment 会同时删除其管理的 ReplicaSet 及所有关联的 Pods。

kubectl delete deployment <deployment-name>

#使用 Web 控制台管理 Deployment

#查看 Deployment

可以查看 Deployment 以获取应用信息。

  1. 在 Container Platform,导航至 Workloads > Deployments。
  2. 找到要查看的 Deployment。
  3. 点击 Deployment 名称查看 详情、拓扑、日志、事件、监控 等信息。

#更新 Deployment

  1. 在 Container Platform,导航至 Workloads > Deployments。
  2. 找到要更新的 Deployment。
  3. 在 Actions 下拉菜单中选择 Update,进入编辑 Deployment 页面。

#删除 Deployment

  1. 在 Container Platform,导航至 Workloads > Deployments。
  2. 找到要删除的 Deployment。
  3. 在 Actions 下拉菜单中点击操作列的 Delete 按钮并确认。

#使用 CLI 进行故障排查

当 Deployment 遇到问题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排查方法。

#查看 Deployment 状态

kubectl get deployment nginx-deployment
kubectl describe deployment nginx-deployment # 查看详细事件和状态

#查看 ReplicaSet 状态

kubectl get rs -l app=nginx
kubectl describe rs <replicaset-name>

#查看 Pod 状态

kubectl get pods -l app=nginx
kubectl describe pod <pod-name>

#查看日志

kubectl logs <pod-name> -c <container-name> # 查看指定容器日志
kubectl logs <pod-name> --previous         # 查看之前终止容器的日志

#进入 Pod 进行调试

kubectl exec -it <pod-name> -- /bin/bash # 进入容器 shell

#检查健康检查配置

确保 livenessProbe 和 readinessProbe 配置正确,且应用的健康检查接口响应正常。探针失败排查

#检查资源限制

确保容器资源请求和限制合理,避免因资源不足导致容器被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