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English
简体中文
English
简体中文
logo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导航

产品概览

架构
发版日志

安装

安装概述

安装准备

前提条件
下载
节点预处理
安装
global 集群灾难恢复

升级

Overview
升级前准备
升级 global 集群
升级业务集群

用户界面

灵雀控制台

概览
访问 Web 控制台
Customizing the Web Console
Customizing the Left Navigation
CLI 工具

配置

功能开关配置

集群

概述
创建本地集群
etcd 加密
自动旋转 Kubernetes 证书

实用指南

为内置注册表添加外部地址
选择容器运行时
更新公共仓库凭证

网络

介绍

架构

理解 Kube-OVN
了解 ALB
了解 MetalLB

核心概念

认证
Ingress-nginx 注解兼容性
TCP/HTTP 保持连接
ModSecurity
不同 Ingress 方式的比较
HTTP 重定向
L4/L7 超时
GatewayAPI
OTel

功能指南

创建服务
创建 Ingress
配置网关
创建 Ingress-Nginx
创建域名
创建证书
创建外部 IP 地址池
创建 BGP Peers
配置子网
配置网络策略
创建 Admin 网络策略
配置集群网络策略

如何操作

为 ALB 部署高可用 VIP
软件数据中心负载均衡方案(Alpha)
准备 Kube-OVN Underlay 物理网络
Underlay 和 Overlay 子网的自动互联
在 ALB 中使用 OAuth Proxy
创建 GatewayAPI Gateway
配置负载均衡器
如何合理分配 CPU 和内存资源
将 IPv6 流量转发到集群内的 IPv4 地址
Calico 网络支持 WireGuard 加密
Kube-OVN Overlay 网络支持 IPsec 加密
ALB 监控
Application Load Balancer (ALB) 中的负载均衡会话亲和策略

故障排除

如何解决 ARM 环境中的节点间通信问题?
查找错误原因

机器配置

概览
使用 MachineConfig 管理节点配置
节点中断策略

存储

介绍

概念

访问模式与卷模式
核心概念
Persistent Volume

功能指南

创建 CephFS 文件存储类型存储类
创建 CephRBD 块存储类
创建 TopoLVM 本地存储类
创建 NFS 共享存储类
部署 Volume Snapshot 组件
创建 PV
创建 PVCs
使用卷快照

实用指南

设置 NFS 共享存储类的子目录命名规则
通用临时卷
使用 emptyDir
第三方存储能力注解指南

故障排除

从 PVC 扩容失败中恢复

存储

Ceph 分布式存储

介绍

安装

创建标准类型集群
创建 Stretch 类型集群
架构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

操作指南

访问存储服务
管理存储池
节点特定组件部署
添加设备/设备类
监控与告警

实用指南

配置专用集群用于分布式存储
清理分布式存储

数据容灾

文件存储灾备
块存储灾难恢复
对象存储灾备
更新优化参数
创建 ceph 对象存储用户

MinIO 对象存储

介绍
安装
架构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

操作指南

添加存储池
Monitoring & Alerts

实用指南

数据灾难恢复

TopoLVM 本地存储

介绍
安装

操作指南

设备管理
监控与告警

实用指南

使用 Velero 备份和恢复 TopoLVM 文件系统 PVC

安全

Alauda Container Security

安全性与合规性

合规

介绍
安装

使用指南

私有镜像仓库访问配置
Image Signature Verification Policy
使用 Secrets 的镜像签名验证策略
镜像仓库验证策略
容器逃逸防护策略
Security Context Enforcement Policy
网络安全策略
Volume Security Policy

API Refiner

介绍
安装

用户与角色

用户

介绍

功能指南

管理用户角色
创建用户
用户管理

用户组

介绍

功能指南

管理用户组角色
创建本地用户组
管理本地用户组成员资格

角色

介绍

功能指南

创建角色
管理自定义角色

IDP

介绍

功能指南

LDAP 管理
OIDC 管理

故障排除

删除用户

用户策略

介绍

多租户(项目)

介绍

功能指南

创建项目
管理项目
管理项目集群
管理项目成员

审计

介绍

遥测

安装

虚拟化

虚拟化

概览

介绍
安装

镜像

介绍

操作指南

添加虚拟机镜像
更新/删除虚拟机镜像
更新/删除镜像凭据

实用指南

使用 KubeVirt 基于 ISO 创建 Windows 镜像
使用 KubeVirt 基于 ISO 创建 Linux 镜像
导出虚拟机镜像
权限说明

虚拟机

介绍

操作指南

创建虚拟机/虚拟机组
虚拟机批量操作
使用 VNC 登录虚拟机
管理密钥对
管理虚拟机
监控与告警
虚拟机快速定位

实用指南

配置 USB 主机直通
虚拟机热迁移
虚拟机恢复
在 KubeVirt 上克隆虚拟机
物理 GPU 直通环境准备
配置虚拟机的高可用性
从现有虚拟机创建虚拟机模板

问题处理

虚拟机节点正常关机下的 Pod 迁移及异常宕机恢复问题
热迁移错误信息及解决方案

网络

介绍

操作指南

配置网络

实用指南

通过网络策略实现虚拟机网络请求控制
配置 SR-IOV
配置虚拟机使用网络绑定模式以支持 IPv6

存储

介绍

操作指南

管理虚拟磁盘

备份和恢复

介绍

操作指南

使用快照

开发者

快速开始

Creating a simple application via image

构建应用

核心概念

应用类型
Custom Applications
Workload Types
理解参数
理解环境变量
理解启动命令
资源单位说明

命名空间

创建命名空间
导入 Namespace
Resource Quota
Limit Range
Pod Security Admission
Overcommit Ratio
管理命名空间成员
更新命名空间
删除/移除命名空间

创建应用

Creating applications from Image
Creating applications from Chart
通过 YAML 创建应用
通过代码创建应用
Creating applications from Operator Backed
通过 CLI 工具创建应用

应用的操作与维护

Application Rollout

安装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Argo Rollouts
Application Blue Green Deployment
Application Canary Deployment
状态说明

KEDA(Kubernetes Event-driven Autoscaling)

KEDA Overview
Installing KEDA

实用指南

Integrating ACP Monitoring with Prometheus Plugin
在 KEDA 中暂停自动扩缩容
配置 HPA
启动和停止原生应用
配置 VerticalPodAutoscaler (VPA)
配置 CronHPA
更新原生应用
导出应用
更新和删除 Chart 应用
应用版本管理
删除原生应用
健康检查

计算组件

Deployments
DaemonSets
StatefulSets
CronJobs
任务
Pods
Containers
使用 Helm charts

配置

Configuring ConfigMap
Configuring Secrets

应用可观测

监控面板
Logs
实时事件

实用指南

设置定时任务触发规则

镜像仓库

介绍

安装

通过 YAML 安装
通过 Web UI 安装

使用指南

Common CLI Command Operations
Using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Registry in Kubernetes Clusters

S2I

介绍

安装

Installing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Builds

升级

升级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Builds
架构

功能指南

Managing applications created from Code

How To

通过代码创建应用

节点隔离策略

引言
架构

概念

核心概念

功能指南

创建节点隔离策略
权限说明
常见问题

GitOps

介绍

安装

Installing Alauda Build of Argo CD
Installing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GitOps

升级

Upgrading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GitOps
架构

核心概念

GitOps

Argo CD 核心概念

Argo CD Introduction
Application 概念
ApplicationSet 概念
Tool
Helm 概念
Kustomize 概念
Directory 概念
Sync 概念
Health 概念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GitOps 核心概念

介绍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GitOps 的同步及健康检查

功能指南

创建 GitOps 应用

Creating GitOps Application
Creating GitOps ApplicationSet

GitOps 可观测

Argo CD 组件监控
GitOps 应用运维

实用指南

通过 Argo CD Dashboard 集成代码仓库
通过 Argo CD dashboard 创建 Argo CD Application
通过平台创建 Argo CD Application
如何获取 Argo CD 访问信息
故障排查

扩展

Operator
集群插件

可观测性

概览

监控

介绍
安装

架构

监控模块架构
监控组件选型指南
核心概念

操作指南

指标管理
告警管理
通知管理
监控面板管理
探针管理

实用指南

Prometheus 监控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VictoriaMetrics 监控数据备份与恢复
从自定义命名的网络接口采集网络数据

调用链

介绍
安装
架构
核心概念

操作指南

查询追踪
查询追踪日志

实用指南

Java 应用无侵入方式接入调用链
与 TraceID 相关的业务日志

问题处理

查询不到所需的调用链
调用链数据不完整

日志

介绍
安装

架构

日志模块架构
日志组件选型指南
日志组件容量规划
概念

操作指南

日志

实用指南

如何将日志归档至第三方存储
如何对接外部 ES 存储集群

事件

介绍
Events

巡检

介绍
架构

操作指南

巡检
Component Health Status

硬件加速器

概述

介绍
功能概览
安装

应用开发

介绍

功能指南

CUDA 驱动与运行时兼容性
使用 ConfigMap 添加自定义设备

故障排除

解决 vLLM 中 “float16 is only supported on GPUs with compute capability at least xx” 错误
Paddle Autogrow 内存分配在 GPU-Manager 上的崩溃问题

配置管理

介绍

功能指南

在 GPU 节点上配置硬件加速器

资源监控

介绍

功能指南

GPU 资源监控

Alauda 服务网格

关于 Alauda Service Mesh

Alauda AI

关于 Alauda AI

Alauda DevOps

关于灵雀云 DevOps

Alauda 计量计费

关于 Alauda 成本管理

Alauda 应用服务

概览

介绍
架构
安装
升级

Alauda Database Service for MySQL

关于 Alauda Database Service for MySQL-MGR
关于 Alauda Database Service for MySQL-PXC

Alauda Cache Service for Redis OSS

关于 Alauda Cache Service for Redis OSS

Alauda Streaming Service for Kafka

About Alauda Streaming Service for Kafka

Alauda Streaming Service for RabbitMQ

关于 Alauda Streaming Service for RabbitMQ

Alauda support for PostgreSQL

关于 Alauda support for PostgreSQL

运维管理

介绍

参数模板管理

介绍

功能指南

参数模板管理

备份管理

介绍

功能指南

外部 S3 存储
备份管理

检查管理

介绍

操作指南

创建巡检任务
Exec Inspection Task
更新和删除巡检任务

实用指南

如何设置检查调度?

检查优化建议

MySQL

MySQL IO负载优化
MySQL 内存使用优化
MySQL存储空间优化
MySQL 活动线程计数优化
MySQL 行锁优化

Redis

Redis 大键
Redis中的高CPU使用率
Redis中的高内存使用

Kafka

Kafka 中的高 CPU 利用率
Kafka Rebalance 优化
Kafka内存使用优化
Kafka 存储空间优化

RabbitMQ

RabbitMQ Mnesia 数据库异常处理

警报管理

介绍

操作指南

与平台能力的关系

升级管理

介绍

操作指南

示例升级

API 参考

概览

介绍
Kubernetes API 使用指南

Advanced APIs

Alert APIs

AlertHistories [v1]
AlertHistoryMessages [v1]
AlertStatus [v2]
SilenceStatus [v2]

Event APIs

Search

Log APIs

Aggregation
Archive
Context
Search

Monitoring APIs

Indicators [monitoring.alauda.io/v1beta1]
Metrics [monitoring.alauda.io/v1beta1]
Variables [monitoring.alauda.io/v1beta1]

Kubernetes APIs

Alert APIs

AlertTemplate [alerttemplates.aiops.alauda.io/v1beta1]
PrometheusRule [prometheusrules.monitoring.coreos.com/v1]

Inspection APIs

Inspection [inspections.ait.alauda.io/v1alpha1]

Notification APIs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s.ait.alauda.io/v1beta1]
NotificationGroup [notificationgroups.ait.alauda.io/v1beta1]
NotificationTemplate [notificationtemplates.ait.alauda.io/v1beta1]
📝 在 GitHub 上编辑此页
上一页介绍
下一页架构

#安装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ACP) Object Storage with MinIO 是基于 Apache License v2.0 开源协议的对象存储服务。它兼容 Amazon S3 云存储服务接口,非常适合存储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如图片、视频、日志文件、备份数据以及容器/虚拟机镜像。单个对象文件大小可任意,范围从几 KB 到最大 5 TB。

#目录

#前提条件

  • MinIO 构建于底层存储之上,请确保当前集群已创建存储类,推荐使用 TopoLVM。

  • 下载对应您平台架构的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Storage Essentials 安装包。

  • 通过 Upload Packages 机制上传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Storage Essentials 安装包。

  • 下载对应您平台架构的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ACP) Object Storage with MinIO 安装包。

  • 通过 Upload Packages 机制上传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ACP) Object Storage with MinIO 安装包。

#操作步骤

#部署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Storage Essentials

  1. 登录,进入 Administrator 页面。

  2. 点击 Marketplace > OperatorHub,进入 OperatorHub 页面。

  3. 找到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Storage Essentials,点击 Install,进入 Install 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 Storage Essentials 页面。

    配置参数:

    参数推荐配置
    Channel默认通道为 stable。
    Installation ModeCluster:集群内所有命名空间共享单个 Operator 实例进行创建和管理,资源占用较低。
    Installation Place选择 Recommended,命名空间仅支持 acp-storage。
    Upgrade StrategyManual:当 Operator Hub 有新版本时,需手动确认升级 Operator 至最新版本。

#部署 Operator

  1. 在左侧导航栏点击 Storage > Object Storage。

  2. 点击 Configure Now。

  3. 在 Deploy MinIO Operator 向导页面,点击右下角 Deploy Operator。

    • 页面自动跳转下一步表示 Operator 部署成功。

    • 若部署失败,请根据界面提示执行 Clean Up Deployed Information and Retry,然后重新部署 Operator。

#创建集群

  1. 在 Create Cluster 向导页面,配置基础信息。

    参数描述
    Access Key访问密钥 ID。与私有访问密钥关联的唯一标识符,用于与访问密钥 ID 一起加密和签名请求。
    Secret Key与访问密钥 ID 配合使用的私有访问密钥,用于加密和签名请求,识别发送者并防止请求篡改。
  2. 在 Resource Configuration 区域,根据以下说明配置规格。

    参数描述
    Small scale适用于处理最多 100,000 个对象,支持测试环境或数据备份场景中不超过 50 个并发访问。CPU 资源请求和限制默认设置为 2 核,内存资源请求和限制默认设置为 4 Gi。
    Medium scale面向企业级应用,需存储 1,000,000 个对象,支持最多 200 个并发请求。CPU 资源请求和限制默认设置为 4 核,内存资源请求和限制默认设置为 8 Gi。
    Large scale面向拥有 10,000,000 个对象存储需求和支持最多 500 个并发请求的集团用户,适用于高负载场景。CPU 资源请求和限制默认设置为 8 核,内存资源请求和限制默认设置为 16 Gi。
    Custom为有特定需求的专业用户提供灵活配置选项,确保服务规模和性能需求的精准匹配。注意:配置自定义规格时,请确保:
    • CPU 资源请求大于 100 m。
    • 内存资源请求大于或等于 2 Gi。
    • CPU 和内存资源限制大于或等于资源请求。
  3. 在 Storage Pool 区域,根据以下说明配置相关信息。

    参数描述
    Instance Number增加 MinIO 集群中的实例数量可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确保数据高可用。但实例过多可能导致:
    • 资源消耗增加。
    • 若节点承载多个实例,节点故障可能导致多个实例同时下线,降低整体集群可靠性。
    注意:
    • 最小实例数为 4。
    • 实例数大于 16 时,输入值必须是 8 的倍数。
    • 添加额外存储池时,实例数不得少于第一个存储池的实例数。
    Single Storage Volume单个存储卷 PVC 的容量。每个存储服务管理一个存储卷。输入单个存储卷容量后,平台会自动计算存储池容量等信息,可在 Storage Pool Overview 中查看。
    Underlying StorageMinIO 集群使用的底层存储。请选择当前集群已创建的存储类,推荐使用 TopoLVM。
    Storage Nodes选择 MinIO 集群所需的存储节点,建议使用 4-16 个存储节点。平台会为每个选中的存储节点部署一个存储服务。
    Storage Pool Overview具体参数及计算公式请参见 Storage Pool Overview。
  4. 在 Access Configuration 区域,根据以下说明配置相关信息。

    参数描述
    External Access启用时支持跨集群访问 MinIO;禁用时仅支持集群内访问。
    Protocol支持 HTTP 和 HTTPS;选择 HTTPS 时需填写 Domain 并导入域名证书的 Public Key 和 Private Key。
    注意:
    • 访问协议为 HTTP 时,集群内 pod 可直接通过获取的 IP 或域名访问 MinIO,无需配置 IP 与域名映射;集群内节点可直接通过获取的 IP 访问 MinIO,若需域名访问,需手动配置 IP 与域名映射;外部访问可直接通过获取的 IP 访问。
    • 访问协议为 HTTPS 时,集群内外均无法通过 IP 访问 MinIO,需手动配置获取的 IP 与集群创建时填写的域名映射,方可通过域名正常访问。
    Access Method
    • NodePort:在每个计算节点主机上开放固定端口,将服务暴露到外部。配置域名访问时,建议使用 VIP 进行域名解析以保证高可用性。
    • LoadBalancer:使用负载均衡器将流量转发至后端服务。使用前请确保当前集群已部署 MetalLB 插件且外部地址池有可用 IP。
  5. 点击右下角 Create Cluster。

    • 页面自动跳转至 Cluster Details 表示集群创建成功。

    • 若集群仍处于创建中,可点击 Cancel。取消后会清理已部署的集群信息,可返回集群创建页面重新创建集群。

#创建 Bucket

登录集群控制节点,使用命令创建 bucket。

  1. 在集群详情页,点击 Access Method 标签查看 MinIO 访问地址,或使用以下命令查询。

    kubectl get svc -n <tenant ns> minio | grep -w minio | awk '{print $3}'

    注意:

    • 将 tenant ns 替换为实际命名空间 minio-system。
    • 示例:kubectl get svc -n minio-system minio | grep -w minio | awk '{print $3}'
  2. 获取 mc 命令。

    wget https://dl.min.io/client/mc/release/linux-amd64/mc -O /bin/mc && chmod a+x /bin/mc
  3. 配置 MinIO 集群别名。

    • IPv4:

      mc --insecure alias set <minio cluster alias> http://<minio endpoint>:<port> <accessKey> <secretKey>
    • IPv6:

      mc --insecure alias set <minio cluster alias> http://[<minio endpoint>]:<port> <accessKey> <secretKey>
    • 域名:

      mc --insecure alias set <minio cluster alias> http://<domain name>:<port> <accessKey> <secretKey>
      mc --insecure alias set <minio cluster alias> https://<domain name>:<port> <accessKey> <secretKey>

    注意:

    • minio endpoint 填写步骤 1 获取的 IP 地址。
    • accessKey 和 secretKey 填写集群创建时生成的 Access Key 和 Secret Key。
    • 配置示例:
      • IPv4: mc --insecure alias set myminio http://12.4.121.250:80 07Apples@ 07Apples@
      • IPv6: mc --insecure alias set myminio http://[2004::192:168:143:117]:80 07Apples@ 07Apples@
      • 域名: mc --insecure alias set myminio http://test.minio.alauda:80 07Apples@ 07Apples@ 或 mc --insecure alias set myminio https://test.minio.alauda:443 07Apples@ 07Apples@
  4. 创建 bucket。

    mc --insecure mb <minio cluster alias>/<bucket name>

#上传/下载文件

创建 bucket 后,可使用命令行上传文件至 bucket 或下载 bucket 中已有文件。

  1. 创建用于上传测试的文件。若上传已有文件,此步骤可跳过。

    touch <file name>
  2. 上传文件至 bucket。

    mc --insecure cp <file name> <minio cluster alias>/<bucket name>
  3. 查看 bucket 中的文件,确认上传成功。

    mc --insecure ls <minio cluster alias>/<bucket name>
  4. 删除已上传文件。

    mc --insecure rm <minio cluster alias>/<bucket name>/<file name>

#相关信息

#冗余因子映射表

注意:添加额外存储池时,冗余因子需根据第一个存储池的实例数计算。

实例数冗余因子
4 - 52
6 - 73
>= 84

#Storage Pool Overview

Storage Pool Overview 参数计算公式
可用容量当实例数 ≤ 16 时,可用容量 = 单个存储卷容量 × (实例数 - 冗余因子)。
当实例数 > 16 时,可用容量 = 单个存储卷容量 × (实例数 - 4 × (实例数 + 15) / 16)。其中“4 × (实例数 + 15) / 16”的结果需向下取整。
总容量总容量 = 实例数 × 单个存储卷容量
可容忍故障存储服务数量当实例数 > 2 × 冗余因子时,可容忍故障存储服务数量 = 冗余因子。
当实例数 = 2 × 冗余因子时,可容忍故障存储服务数量 = 冗余因子 - 1